《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教授夫妇深藏功名捐千万元助学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1
 
日前,华中科技大学崔崑夫妇捐资400 万元,设立“新生助学金”。整个捐资没有仪式,留影照都没有拍,老人专门叮嘱“不要宣传”。但消息还是在校内传开,再次感动了喻家山。从2013 年至今,崔崑和夫人朱慧楠教授捐资助学已累计达到1000 万元。一对年过九旬的教授夫妇,深藏功与名,一掷千金,捐出一生积蓄,堪称侠侣义举。 一件衬衣穿了30 年 面对记者采访,谈及捐款之事,崔崑夫妇一直表示:“没有什么,就是待遇还不错,两个老人又没什么花钱的地方,年纪大了,手头有积蓄,做些对社会有益的事。” 谈起金钱,风轻云淡。其实,两位教授在科研领域勤奋治学,在生活中十分勤俭,并非“土豪”。在他们夫妇位于华中科技大学校内院士楼的家中,记者看到,两位九旬老人仍然自己做饭,山东出生的他负责掌勺烧菜,来自广东的老伴负责理菜炖汤,分工明确,饮食与武汉普通老人无异,清淡、不讲究吃喝。 他一件衬衣穿了30 年,曾因媒体报道,引发公众关注点赞。采访时,他不以为然,他还给记者展示了一件“自认为很新”的夹克。“这件才只穿了十几年,都还能穿,为什么要买新的呢?”他说。 崔崑回忆起2013年第一次决定捐资助学的初衷。“当时,中央提出深化教育改革,鼓励社会捐资助学,另外我们也看到网上讲,杨绛先生把自己和钱钟书的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受此启发,我们俩也决定把积蓄拿出来捐资助学,为社会做点贡献。”2013 年,他和夫人朱慧楠、女儿崔明玲共同捐资420 万元,在学校设立“勤奋励志助学金”,额度每生8000 元。学校学工处有关负责人解释说,以崔老师家里的积蓄,一次性拿不出这么多钱,崔老和家人就做了一个计划,捐款在5 年内完成。作为教职员工,这样大额的捐赠,在学校历史上极为少见。有人建议以他们夫妇两人的名字为助学金命名,被二老谢绝。此事,一直到捐助完成的当年,才被公众得知。2018 年,两位老人又拿出180 万元,再次注入“勤奋励志助学金”。 经历相似心有灵犀 为了帮贫困生真正解决问题,两位老人对于如何设计资助人数、额度,都有自己的打算:他们考虑了贫困生的比例,每笔8000 元的金额则是参照国家奖学金的标准,加上最新一笔新生助学金,全校将有超千人获得资助。 “捐款的事儿,是谁提的?花了多久时间商定?”面对记者的疑问,两位老人几乎同一时间脱口而出,“不用怎么商量。”原来,崔崑夫妻两人学历相当、经历相似,遇到大事都有共同的看法,对于捐助学金一事,不用过多商量,一拍即合。 两位出生于20 世纪20 年代的老人,都经历过日本侵华战乱,小小年纪就颠沛流离。崔崑是家中老大,曾背着妹妹,一家人流离失所。有一次,他们刚从藏身的防空洞出来,下一分钟,那里就被日军飞机炸毁了。为了读书,年幼的他在父亲支持下,一路从山东扒火车,辗转流浪80 多天前往成都考大学。最终,凭借优异的成绩,他考取了西迁至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机械系。瘦小的他,还到稻田打农药,打工赚学费。如今回忆起来,他觉得打工能管吃管喝,很满足。读书时,学校里过节还能吃上回锅肉,他也感到非常幸福。 经历过百般锤炼的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投身到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的创建中。他在哈工大读俄语预科班时,遇到了来自中山大学的朱慧楠。他们在同一个班,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学习委员,两人有相似的经历,惺惺相惜,最终携手走到一起。“国家培养了我们,设立基金资助困难学生是我们的初心。”两位老人耳聪目明,头脑清晰,对于时间链条的记忆尤为精准。他们回忆起过去的艰难岁月,更感慨现在的幸福生活。如今两位老人已学会网购,使用电子支付,并不刻意守着清苦生活。“学会了网购,对老年人来说,生活太便利了,生活还是要搞好,不能亏待身体。” 长寿秘密是心态好 谈及长寿的秘密,两位老人不约而同地说:心态要好,不要计较,助人为乐。正是出于对贫困家庭孩子读书不易的共情之心,两位老人决定捐助来自贫困家庭、品学兼优的学生。回忆过去,崔崑说,自己这一辈人经历过遭人欺侮的战乱,见证了新中国在一穷二白中求发展的过程,大家都怀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仰。 1958 年,他被公派前往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钢铁专业大学——莫斯科钢铁学院,专攻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两年的留学生涯,让他将特殊钢定为日后的研究方向。 如今,他书房里几乎全是钢铁类的书籍。他先后承担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 项,研制成十种新型模具钢,解决了许多生产难题。凭借在金属材料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1997 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钢铁院士”。 朱慧楠教授是华中科技大学原化学系化学教研室最早的教师之一,曾担任过理化系、化学系系主任,为院系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退休后负责全校老年协会工作,做起了志愿服务,一干又是10 年。 在摆放着诸多荣誉证书的室内一角,崔崑向记者高兴地介绍说,朱慧楠教授获得了家里的第一份重要荣誉——1960 年湖北省颁发的劳动模范荣誉纪念证。在这个“荣誉角”,从崔崑院士获得的各种科技大奖,到朱慧楠教授退休后集邮获得的业内奖励,各种证书应有尽有。 永葆好学之心,跟上时代潮流,才能心态年轻。如今,两位老人每天读书看报看新闻,对于人工智能等新事物,也并不感到陌生。疫情期间,他用3 个月时间复习了一遍俄语语法,朱慧楠至今仍然能清唱俄文、英文歌曲。 他年逾70 岁时,学校希望他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于是他自学计算机,很快学会上网查资料、自己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计算机指导学生,等等。 日前,华中科技大学崔崑夫妇捐资400 万元,设立“新生助学金”。整个捐资没有仪式,留影照都没有拍,老人专门叮嘱“不要宣传”。但消息还是在校内传开,再次感动了喻家山。从2013 年至今,崔崑和夫人朱慧楠教授捐资助学已累计达到1000 万元。一对年过九旬的教授夫妇,深藏功与名,一掷千金,捐出一生积蓄,堪称侠侣义举。一件衬衣穿了30 年面对记者采访,谈及捐款之事,崔崑夫妇一直表示:“没有什么,就是待遇还不错,两个老人又没什么花钱的地方,年纪大了,手头有积蓄,做些对社会有益的事。”谈起金钱,风轻云淡。其实,两位教授在科研领域勤奋治学,在生活中十分勤俭,并非“土豪”。在他们夫妇位于华中科技大学校内院士楼的家中,记者看到,两位九旬老人仍然自己做饭,山东出生的他负责掌勺烧菜,来自广东的老伴负责理菜炖汤,分工明确,饮食与武汉普通老人无异,清淡、不讲究吃喝。他一件衬衣穿了30 年,曾因媒体报道,引发公众关注点赞。采访时,他不以为然,他还给记者展示了一件“自认为很新”的夹克。“这件才只穿了十几年,都还能穿,为什么要买新的呢?”他说。崔崑回忆起2013年第一次决定捐资助学的初衷。“当时,中央提出深化教育改革,鼓励社会捐资助学,另外我们也看到网上讲,杨绛先生把自己和钱钟书的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受此启发,我们俩也决定把积蓄拿出来捐资助学,为社会做点贡献。”2013 年,他和夫人朱慧楠、女儿崔明玲共同捐资420 万元,在学校设立“勤奋励志助学金”,额度每生8000 元。学校学工处有关负责人解释说,以崔老师家里的积蓄,一次性拿不出这么多钱,崔老和家人就做了一个计划,捐款在5 年内完成。作为教职员工,这样大额的捐赠,在学校历史上极为少见。有人建议以他们夫妇两人的名字为助学金命名,被二老谢绝。此事,一直到捐助完成的当年,才被公众得知。2018 年,两位老人又拿出180 万元,再次注入“勤奋励志助学金”。经历相似心有灵犀为了帮贫困生真正解决问题,两位老人对于如何设计资助人数、额度,都有自己的打算:他们考虑了贫困生的比例,每笔8000 元的金额则是参照国家奖学金的标准,加上最新一笔新生助学金,全校将有超千人获得资助。“捐款的事儿,是谁提的?花了多久时间商定?”面对记者的疑问,两位老人几乎同一时间脱口而出,“不用怎么商量。”原来,崔崑夫妻两人学历相当、经历相似,遇到大事都有共同的看法,对于捐助学金一事,不用过多商量,一拍即合。两位出生于20 世纪20 年代的老人,都经历过日本侵华战乱,小小年纪就颠沛流离。崔崑是家中老大,曾背着妹妹,一家人流离失所。有一次,他们刚从藏身的防空洞出来,下一分钟,那里就被日军飞机炸毁了。为了读书,年幼的他在父亲支持下,一路从山东扒火车,辗转流浪80 多天前往成都考大学。最终,凭借优异的成绩,他考取了西迁至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机械系。瘦小的他,还到稻田打农药,打工赚学费。如今回忆起来,他觉得打工能管吃管喝,很满足。读书时,学校里过节还能吃上回锅肉,他也感到非常幸福。经历过百般锤炼的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投身到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的创建中。他在哈工大读俄语预科班时,遇到了来自中山大学的朱慧楠。他们在同一个班,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学习委员,两人有相似的经历,惺惺相惜,最终携手走到一起。“国家培养了我们,设立基金资助困难学生是我们的初心。”两位老人耳聪目明,头脑清晰,对于时间链条的记忆尤为精准。他们回忆起过去的艰难岁月,更感慨现在的幸福生活。如今两位老人已学会网购,使用电子支付,并不刻意守着清苦生活。“学会了网购,对老年人来说,生活太便利了,生活还是要搞好,不能亏待身体。”长寿秘密是心态好谈及长寿的秘密,两位老人不约而同地说:心态要好,不要计较,助人为乐。正是出于对贫困家庭孩子读书不易的共情之心,两位老人决定捐助来自贫困家庭、品学兼优的学生。回忆过去,崔崑说,自己这一辈人经历过遭人欺侮的战乱,见证了新中国在一穷二白中求发展的过程,大家都怀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仰。1958 年,他被公派前往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钢铁专业大学——莫斯科钢铁学院,专攻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两年的留学生涯,让他将特殊钢定为日后的研究方向。如今,他书房里几乎全是钢铁类的书籍。他先后承担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 项,研制成十种新型模具钢,解决了许多生产难题。凭借在金属材料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1997 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钢铁院士”。朱慧楠教授是华中科技大学原化学系化学教研室最早的教师之一,曾担任过理化系、化学系系主任,为院系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退休后负责全校老年协会工作,做起了志愿服务,一干又是10 年。在摆放着诸多荣誉证书的室内一角,崔崑向记者高兴地介绍说,朱慧楠教授获得了家里的第一份重要荣誉——1960 年湖北省颁发的劳动模范荣誉纪念证。在这个“荣誉角”,从崔崑院士获得的各种科技大奖,到朱慧楠教授退休后集邮获得的业内奖励,各种证书应有尽有。永葆好学之心,跟上时代潮流,才能心态年轻。如今,两位老人每天读书看报看新闻,对于人工智能等新事物,也并不感到陌生。疫情期间,他用3 个月时间复习了一遍俄语语法,朱慧楠至今仍然能清唱俄文、英文歌曲。他年逾70 岁时,学校希望他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于是他自学计算机,很快学会上网查资料、自己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计算机指导学生,等等。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网址: http://hzkjdxxb.400nongye.com/lunwen/itemid-16722.shtml


上一篇: 白松:“95后”人工智能培育师
下一篇: 地质学论文_陆相细粒沉积岩与古土壤深时气候分析方法综述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