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李传洲:勇攀神经退行性疾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1
 
综艺节目《忘不了餐厅》中,一群丢了记忆,但依然充满生命力的可爱老人,让人们关注到了患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群体。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老人:你反复教他用智能手机,他也只是勉强会打电话;你问他“我是谁”,他会掰着手指说一圈,却独独没有你。老年人往往表现出“不比当年”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究其原因,“主谋”就是岁月留下的印记——脑衰老,又被称作神经退行性疾病。这类疾病中机体神经元结构或功能逐渐丧失,阿尔茨海默症是最常见的一种;目前这类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并无有效治愈手段,且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科学家们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李传洲副教授也致力于探究阿尔茨海默症的致病原因和治疗靶点,坚持不懈,勇攀科研高峰。 “我就是不信邪” 李传洲从小到大都是班级年龄最小的。说到他,老师们的评价都是:虽然看起来话不多,但他是一个思维活跃、有想法、爱思考的好学生,这种好习惯和耐得住寂寞的性格也成为他后来的科研道路的助力扬帆。2003年,未满16 岁的李传洲如愿来到著名学府武汉大学的顶级院系生命科学学院学习生命科学技术,几年学习让他对生命活动的本质有了一些了解,但真正让他对神经退行性疾病有新的认识还是在大三放暑假回家的时候。他偶遇看着自己长大的舅奶奶,却发现她目光呆滞,根本认不出自己和亲人。后来才知道舅奶奶得了老年痴呆,人慢慢变傻,生活也慢慢不能自理,但周围的人甚至子女都认为年纪大了有些痴呆也很正常。当时学生物的李传洲听说过这个老年疾病,可当他亲眼目睹亲人得上这种无药可医的病,产生了极大的触动。那时在他心里就埋下了些深深的问号:这个病找不到病因又治不好,到底问题出在哪?带着这些问号,李传洲继续努力学习。在武汉大学攻读博士时,他通过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发现内质网应激参与了高眼压导致的神经性退化和血管退化,随后他还研究发现抗氧化药物白藜芦醇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对血管退化起到了保护作用,而蛋白质多聚ADP 核糖聚合酶-1 抑制剂则阻断了视网膜神经退化。初步的科研成果极大地鼓舞了他的信心,这也让那个深深埋在他心底里的问号再次浮现出来。为了能够一探究竟,他选择前往全球排名前50 的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师从阿尔茨海默症国际知名专家Juergen Goetz 教授,探究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理。谈到当时为什么会这样选择,李传洲是这样说的:“大脑是最复杂的智能机器,21世纪也是神经科学的鼎盛时代。然后在就是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研究了100 多年的阿尔茨海默病到现在依然还没有效的治疗性药物,寻找主要致病机制是关键,我就是不信邪,就是要一探究竟,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 带着这样的信念,李传洲开始了博士后研究,5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但这其中的困难只有他自己知道。每天大量的实验,除了休息基本上都呆在实验室里。“传洲非常刻苦又十分聪明,你总能看到他,如果不是最早来实验室的那一定是最晚离开的。”李传洲的博士后导师和的研究伙伴对他一致好评。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由于这样的努力,李传洲在寻找神经退行性疾病病因的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以除导师外唯一作者发表在了国际著名期刊上并成为封面文章。Tau 蛋白在神经细胞胞体异常聚集形成神经纤维缠结是多种Tau 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AD)和额颞叶痴呆的重要标志物。作为在axon 轴突的富集的蛋白质Tau 却在AD 的神经细胞的胞体和树突中大量聚集,其中机理几十年来一直不清楚。目前占统治地位的假说是Tau 在疾病过程中逆向运输返回胞体在聚集纠缠形成神经纤维。李传洲在大量的体内和体外的工作中发现了通过激活Fyn 蛋白介导的蛋白质翻译,可以直接导致Tau 蛋白直接在胞体和树突进行合成,为它的大量累及和聚集提供了有力证据。这项工作首次挑战传统假说,将AD 的两种标志蛋白的病理关系直接偶联,证明A 可以直接诱导更多的Tau 聚集。该工作不仅开辟了AD 领域蛋白质翻译合成的新理论方向,而且研究发现的全新信号通路也为今后的靶向制药提供了新的方向。 他还在最新的基因组学研究中新发现了一些AD 易感基因,即携带这些基因的人群理论上更容易患AD,其中包括Pyk2 基因。通过大量的体内外工作,他证实了Pyk2 是AD疾病标志蛋白Tau 的新型酪氨酸激酶,能直接磷酸化Tau 从而加速Tau 相关的疾病表征。他还首次构建了新型Pyk2 转基因动物,该模型展现了相关运动功能缺陷的表型。李传洲发现Pyk2 能被严重的剪切并且发生聚集,该蛋白的过度聚集与运动行为障碍密切相关,并且导致神经退化表型。该研究未来不仅加深易感基因编码蛋白Pyk2 在AD 疾病病例的理解,也暗示了酪氨酸激酶在AD中的重要作用和作为制药靶标的潜力 。付出就会有回报,当李传洲在科研上取得成就的时候他是欣喜的,因为他知道他又把人类对这一疾病的认知推近了一小步,即使只是一小步。 “天道酬勤,坚持不懈就一定能靠近真理”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的提高将直接导致高龄人群的人口比例的增加,与高龄直接正相关的老年神经退行性性疾病的人口也会大幅增长。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影响着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记忆、认知和行为,因此了解神经细胞活动的理论基础与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都具有广泛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2018年,李传洲被引进回国任职于华中科技大学,目前他的研究已经有初步进展,不仅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因青年项目的资助,还培养了几批有科研兴趣的本科生做业余科研训练。他将围绕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的A、Tau 和Fyn 等分子,在之前基础上进一步阐明Fyn蛋白参与AD 病理和Tau 病变的机理,为多种因蛋白质聚集导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寻找可靠靶点,并开发相关疾病模型和药物筛选平台。李传洲始终坚信:天道酬勤,坚持不懈就一定能靠近真理。在探索神经退行性疾病机理的道路上,我们期待着李传洲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 综艺节目《忘不了餐厅》中,一群丢了记忆,但依然充满生命力的可爱老人,让人们关注到了患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群体。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老人:你反复教他用智能手机,他也只是勉强会打电话;你问他“我是谁”,他会掰着手指说一圈,却独独没有你。老年人往往表现出“不比当年”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究其原因,“主谋”就是岁月留下的印记——脑衰老,又被称作神经退行性疾病。这类疾病中机体神经元结构或功能逐渐丧失,阿尔茨海默症是最常见的一种;目前这类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并无有效治愈手段,且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科学家们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李传洲副教授也致力于探究阿尔茨海默症的致病原因和治疗靶点,坚持不懈,勇攀科研高峰。“我就是不信邪”李传洲从小到大都是班级年龄最小的。说到他,老师们的评价都是:虽然看起来话不多,但他是一个思维活跃、有想法、爱思考的好学生,这种好习惯和耐得住寂寞的性格也成为他后来的科研道路的助力扬帆。2003年,未满16 岁的李传洲如愿来到著名学府武汉大学的顶级院系生命科学学院学习生命科学技术,几年学习让他对生命活动的本质有了一些了解,但真正让他对神经退行性疾病有新的认识还是在大三放暑假回家的时候。他偶遇看着自己长大的舅奶奶,却发现她目光呆滞,根本认不出自己和亲人。后来才知道舅奶奶得了老年痴呆,人慢慢变傻,生活也慢慢不能自理,但周围的人甚至子女都认为年纪大了有些痴呆也很正常。当时学生物的李传洲听说过这个老年疾病,可当他亲眼目睹亲人得上这种无药可医的病,产生了极大的触动。那时在他心里就埋下了些深深的问号:这个病找不到病因又治不好,到底问题出在哪?带着这些问号,李传洲继续努力学习。在武汉大学攻读博士时,他通过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发现内质网应激参与了高眼压导致的神经性退化和血管退化,随后他还研究发现抗氧化药物白藜芦醇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对血管退化起到了保护作用,而蛋白质多聚ADP 核糖聚合酶-1 抑制剂则阻断了视网膜神经退化。初步的科研成果极大地鼓舞了他的信心,这也让那个深深埋在他心底里的问号再次浮现出来。为了能够一探究竟,他选择前往全球排名前50 的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师从阿尔茨海默症国际知名专家Juergen Goetz 教授,探究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理。谈到当时为什么会这样选择,李传洲是这样说的:“大脑是最复杂的智能机器,21世纪也是神经科学的鼎盛时代。然后在就是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研究了100 多年的阿尔茨海默病到现在依然还没有效的治疗性药物,寻找主要致病机制是关键,我就是不信邪,就是要一探究竟,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带着这样的信念,李传洲开始了博士后研究,5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但这其中的困难只有他自己知道。每天大量的实验,除了休息基本上都呆在实验室里。“传洲非常刻苦又十分聪明,你总能看到他,如果不是最早来实验室的那一定是最晚离开的。”李传洲的博士后导师和的研究伙伴对他一致好评。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由于这样的努力,李传洲在寻找神经退行性疾病病因的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以除导师外唯一作者发表在了国际著名期刊上并成为封面文章。Tau 蛋白在神经细胞胞体异常聚集形成神经纤维缠结是多种Tau 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AD)和额颞叶痴呆的重要标志物。作为在axon 轴突的富集的蛋白质Tau 却在AD 的神经细胞的胞体和树突中大量聚集,其中机理几十年来一直不清楚。目前占统治地位的假说是Tau 在疾病过程中逆向运输返回胞体在聚集纠缠形成神经纤维。李传洲在大量的体内和体外的工作中发现了通过激活Fyn 蛋白介导的蛋白质翻译,可以直接导致Tau 蛋白直接在胞体和树突进行合成,为它的大量累及和聚集提供了有力证据。这项工作首次挑战传统假说,将AD 的两种标志蛋白的病理关系直接偶联,证明A 可以直接诱导更多的Tau 聚集。该工作不仅开辟了AD 领域蛋白质翻译合成的新理论方向,而且研究发现的全新信号通路也为今后的靶向制药提供了新的方向。他还在最新的基因组学研究中新发现了一些AD 易感基因,即携带这些基因的人群理论上更容易患AD,其中包括Pyk2 基因。通过大量的体内外工作,他证实了Pyk2 是AD疾病标志蛋白Tau 的新型酪氨酸激酶,能直接磷酸化Tau 从而加速Tau 相关的疾病表征。他还首次构建了新型Pyk2 转基因动物,该模型展现了相关运动功能缺陷的表型。李传洲发现Pyk2 能被严重的剪切并且发生聚集,该蛋白的过度聚集与运动行为障碍密切相关,并且导致神经退化表型。该研究未来不仅加深易感基因编码蛋白Pyk2 在AD 疾病病例的理解,也暗示了酪氨酸激酶在AD中的重要作用和作为制药靶标的潜力 。付出就会有回报,当李传洲在科研上取得成就的时候他是欣喜的,因为他知道他又把人类对这一疾病的认知推近了一小步,即使只是一小步。“天道酬勤,坚持不懈就一定能靠近真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的提高将直接导致高龄人群的人口比例的增加,与高龄直接正相关的老年神经退行性性疾病的人口也会大幅增长。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影响着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记忆、认知和行为,因此了解神经细胞活动的理论基础与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都具有广泛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2018年,李传洲被引进回国任职于华中科技大学,目前他的研究已经有初步进展,不仅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因青年项目的资助,还培养了几批有科研兴趣的本科生做业余科研训练。他将围绕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的A、Tau 和Fyn 等分子,在之前基础上进一步阐明Fyn蛋白参与AD 病理和Tau 病变的机理,为多种因蛋白质聚集导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寻找可靠靶点,并开发相关疾病模型和药物筛选平台。李传洲始终坚信:天道酬勤,坚持不懈就一定能靠近真理。在探索神经退行性疾病机理的道路上,我们期待着李传洲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网址: http://hzkjdxxb.400nongye.com/lunwen/itemid-16726.shtml


上一篇: “钢铁院士”崔崑:他就是特殊钢
下一篇: 地质学论文_陆相细粒沉积岩与古土壤深时气候分析方法综述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